
据黄山日报报道 徽州区在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中,以发展生态无公害品牌为重点,因地制宜做活富民文章,特色养殖风生水起。
这几天,徽州区西溪南镇竦塘村的村民胡斌整天脸上都充满着笑意,经过近100天的精心饲养,他引进的黑山羊种羊群已经陆续产仔10多头,这也意味着他创办的黑山羊种羊基地喜获成功。胡斌原来在外地从事餐饮业,一直看好黑山羊市场前景。今年,他在区畜牧兽医局的帮扶指导下,投资200多万元在家乡竦塘租赁山场和田地500亩,从湖南引进了128只伟艳黑山羊种羊,并组建了裕农羊业有限公司,成立了裕农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,形成了“公司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”的养殖模式。目前,合作社已吸收成员5户,推广种羊养殖100头,并带动当地15名村民从事牧草种植。“到了明年春季,通过自繁,规模可以翻一番,明年下半年可以出栏上市一批。”胡斌充满信心地说。
而徽州区岩寺镇翰山村农民汪丽琴通过近年来的稳扎稳打,现在她饲养的七彩山鸡和鹧鸪已经形成规模,年出售珍禽达2万只,纯收入10多万元,是饲养普通鸡效益的三倍。
近年来,徽州区充分发挥山区山坞和畈区浅丘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,把特色养殖作为农民增收、就业增加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来抓,通过筹集信贷、扶贫、农业开发发展资金的扶持,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黑山羊、孔雀、鹿、野鸡、鳜鱼、土鸡、野兔等特色养殖。同时在加强畜牧基层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上,投入资金200余万元,建立了7个乡镇动物防疫站,每村聘请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,举办了特色养殖技术培训班14期,对乡镇技术人员、村级防疫员和养殖大户进行培训,为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。
目前,全区共有特色养殖基地12个,养殖大户135户,发展特色养殖品种近20个,数量达30余万只(头)。特色养殖业年增加值近2300万元,占全区农业增加值的33%以上。
(摘自:黄山日报)